首页 >> 山东艺术 >> 浏览文章

山东日照农民画在创新传承中焕发生机

2024-07-04 大众日报

    江南水乡的秀美风景、东北大地的五谷丰登、新疆地区的沙漠胡杨……自6月13日起,为期15天的“大地流彩 翰墨东港”——2024全国农民画邀请展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举办。来自19个省份的300余幅代表性作品在此集中亮相,绽放农民画这一传统艺术传承的五彩缤纷。


  “国字号”艺术盛事


  为何青睐东港?


  日照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日照农民画内容多为农村民俗风情和渔家生活,具有构图饱满、色彩艳丽、质朴率真的特点。


  进入21世纪,日照农民画的创作愈发丰富多彩,既真实映照生活,又融入时代深度与审美情趣,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品,在登上国际艺术领奖台的同时,也用独特的线条和色彩生动讲述着乡村振兴的鲜活故事。例如,乔诺的《赶小海》及乔艳梅的《舞动中国梦》等作品,去年在塞尔维亚展览中大放异彩。


  此次邀请展之所以花落东港区,不仅因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成熟的展览组织能力,更因其在农民画产业化道路上的积极探索,成了衔接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市场的理想之地。


  “筹备期间,省内外艺术家的积极响应令人动容,这不仅是对东港区的认可,更是对农民画未来的共同期许。”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研究会副会长、东港区农民画协会会长乔诺,一位有着30余年绘画经验的“匠人”,热切期望通过本次活动搭建的交流平台,与全国同行深入交流,携手推动农民画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从本次邀请展的众多参展作品来看,不管是绘画的内容,还是绘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都比传统的农民画更多元、更丰富、更有时代气息。”乔诺说。


  农民画如何在文创潮流中


  焕发生机?


  日照农民画,这一乡土艺术瑰宝,正转变为文化产业中的活跃力量,开拓艺术与经济双赢的新途径。


  面对简约装修风格的流行,传统农民画面临市场化适应的挑战,画家的生存压力增大。“我们目睹了许多极具才华的老画家之作登上文化殿堂,却遗憾难以借此维持生计。”东港区从事农民画创作的赵洁深感忧虑,因为缺乏经济支撑,农民画的传承举步维艰。


  为破解这一困局,东港区农民画家赵家乐与女儿赵洁创新性地将农民画与刺绣工艺巧妙融合,创立了“农民画绣”——以布为纸,以线为墨,以针为笔,将农民画绣到布或丝织品上,制成纱巾、披肩或抱枕等生活用品,既保留了农民画的艺术韵味,又通过刺绣技艺赋予其实用价值,成功融入大众生活。


  “我们已开发出10多款逾百种的文创产品,有效拓展了农民画市场,吸引了更多人投身此行业。”赵洁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了从设计、生产至销售的农民画绣完整产业链,带动周边百余名村民就业。


  同时,东港区的农民画艺术家群体积极求变,激荡创意波澜,不断探索日照农民画的新应用领域,将其艺术精髓融入丝巾、折扇、屏风、服饰等生活时尚单品,极大地提升了艺术表达与商业潜力。


  “这些创意衍生品不仅验证了市场的接受度,更是农民画艺术跨界的深度实践。”乔诺提到,为加速产业升级,其工作室引入市场与运营专家团队,精准匹配市场需求,推动农民画产业向更加蓬勃、可持续的方向迈进,相关创意衍生品的年销售额已接近百万元大关。


  创新传承农民画


  释放文化驱动力


  日照农民画的传承,不仅在于技艺,更在于文化血脉的延续。东港区打破了师徒传承的传统模式,建立起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广泛的社会化教育体系,每年惠及上千名学生,为日照农民画的未来播种希望。


  在日照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里,乔诺和学校美术教师薄自梅运用农民画搭建起一座特别的桥梁,联结特殊学生与艺术的世界,点燃他们的美学火花,赋予生活新技能,照亮多彩的梦想道路。


  而赵洁的公益教学活动遍及十多所小学,滋养着孩子们对农民画的兴趣。她坚信孩童未经雕琢的想象与纯真视角,正是农民画最珍贵的内核所在。受她启发,孩子们不仅学习了色彩与构图,还有多人通过了美术等级考试,农民画在他们心中萌芽。此外,赵洁还引导200多名周边的女性参与其中,她们从日常闲谈转向家中作画,在农民画绣项目中实现了经济收益与文化自信的双重提升。


  东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致力打造农民画长期展示平台,通过持续举办全国农民画邀请展等活动,为创作者提供坚实支持与服务;重视培育农民画的新生力量,借助科技与教育资源促进技艺革新和产业升级,构建从创作到市场的完整生态链,使日照成为闻名遐迩的“全国农民画乡”。同时,鼓励艺术家聚焦日照的自然生态、人文风情及城市发展,用画笔记录与传播日照的多元魅力,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吸引更多目光投向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